軸承,是現代機械設備中的重要零部件,被譽為工業機械的“關節”。
這樣一種“小零件”到底能發揮多大的經濟效益?“中國軸承之鄉”臨清市給出了自己的答案:煙店軸承市場成為全國規模最大、品種最全、參與人員最多的軸承專業市場,年市場交易額超200億元;臨清軸承產業集聚區已成為全國五大軸承產業集聚區之一。
從制造到智造,從拼資源到拼創新,從“分散開花”到“串珠成鏈”,經歷了40多年的發展,臨清軸承產業正在實現由大到強、由強到專精特新的轉變,昂首挺進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。
從制造到智造
智能化生產車間里,一條條自動化流水線正高速運轉,經過車、磨、銑、鉆、淬煉等工序后,一個個高精度調心滾子軸承“排隊”走下傳送帶……4月23日,記者走進山東省宇捷軸承制造有限公司,見證了智能化制造的魅力。
“技術是先導。企業必須有先進技術、先進工藝、先進設備鍛造出來的高端產品才能在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?!庇罱葺S承總經理蔡梅貴說,“實際上,臨清軸承面臨國外大品牌和國內大企業高端產品的擠壓,一度陷入困境?!?/p>
如何破解瓶頸、走出困境?
臨清軸承產業堅定地走上了數字化、智能化發展之路,不斷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,讓大數據與工業深度融合,大力推廣信息化、智能化技術應用,建設數字化車間,以新一輪技改推動軸承制造向智造轉變。
“我們公司全部采用數控生產線,擁有齊全的國際先進檢驗設備,上線智能SPC過程控制系統,實現產品、工藝等全程監控和跟蹤,這些都是產品精度的有力保障?!睌底只?、智能化的升級,讓宇捷軸承的朋友圈從全國擴展到了全球,也讓蔡梅貴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。
放眼整個產業,如今,臨清軸承在智能化、數字化上邁開了新步伐,加速向產業鏈、價值鏈高端攀升,傳統產業迸發出新活力。
從拼資源到拼創新
在工業機器人、醫療機械手等產品的關鍵部位,密密麻麻分布的軸承承受著軸向、徑向、傾覆等方向的綜合載荷,其中薄壁軸承是核心配件。山東博特軸承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專業生產薄壁軸承的企業。
“薄壁軸承在整個軸承行業中屬于‘小眾領域’,其體積小、重量輕,符合現代機械對回轉機構設計緊湊、簡化和輕量化的要求?!痹诓┨剌S承研發中心,公司董事長楊慶生介紹,“過去是拼資源、拼低成本,如今形勢有了新變化,我們要拼創新、拼研發?!?/p>
突破發展瓶頸,必須依靠自主創新、自力更生。楊慶生深知這一點。他帶領企業不斷加大科研投入,在積極引進研發人才的同時,走出了一條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之路。近年來,博特軸承先后獲得23項實用新型專利,其中包含2項國際專利,不僅帶動國內薄壁型軸承行業總體技術水平實現提升,還有力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的發展。
近年來,臨清軸承產業高度重視科技創新、研發設計,先后榮獲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4項,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6家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6家、省級“一企一技術”研發中心企業1家、省級“一企一技術”創新企業7家,擁有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210項;7家企業參與了21項國家、行業標準制修訂。
從“分散開花”到“串珠成鏈”
走進潘莊鎮風火輪軸承產業園,山東朗澈軸承有限公司總經理都俊衡正悠閑地坐在辦公室里喝茶,透過窗戶就能看到一片忙碌的自動化生產線。32歲的都俊衡是“玩”著軸承長大的,子承父業接過了這家企業。接手后第一件事,都俊衡就向父親提議搬進產業園區,新廠于去年4月正式投產。
“七成以上的客戶看了生產現場后就直接下單了?!倍伎『庹f,進園后,公司上馬了新的自動化生產線,節省了人工,增加了訂單,還節約了物流成本,企業之間能自由聯合進行產品研發和技術提升?!昂戎杈桶褬I務談了?!痹谶@里不出5公里,從原料到設備,所有的配件全都能配齊。在該產業園區,軸承產業實現了從“分散開花”到“串珠成鏈”的蝶變。
產業園區化,在做好公共配套服務的同時,補鏈、延鏈、壯鏈更為關鍵。
如果企業是一棵樹,園區就是一片森林。風火輪軸承產業園的小微企業孵化園,擇優挑選了15家車加工、磨加工、熱處理等小微企業進行培育,有效降低了軸承企業的生產成本。此外,園區內的高端外球面軸承單元項目、汽車離合器單元項目等,則拉長了軸承下游鏈條,提升了產品附加值。